财浙经信丨微党课 - “中国共产党党史 节选”

作者: 时间:2021-03-31 点击数:


2021年3月30日13:00,经济与信息管理系学生党支部党员、入党积极分子于7-113中午开展了2020-2021学年第二学期第三次微党课。主讲人为正式党员赵家鑫同志。

本次微党课的内容为中国共产党党史节选。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掀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,百年来,党带领全国人民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、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。

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,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、学史增信、学史崇德、学史力行,学党史、悟思想、办实事、开新局,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,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。开展党史学习教育,就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,突出重点、明确要求、务求实效,从党的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。

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。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,在陈独秀、李大钊领导下创立了中国共产党,翻开了中国革命的新篇章。1935年毛泽东思想基本形成;遵义会议确立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,是中共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,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。1992年邓小平理论成形,南方谈话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成形(即邓小平理论,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)。

党史发展的三个阶段:1919-1949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、1949-1978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、1978-到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。

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.7.23-7.31在上海、嘉兴南湖召开。中共一大的召开,标志着中国有了一个完全新式的,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、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、全国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,自此我国的革命面貌就焕然一新了。

家乡红色故事:郁达夫原名郁文,浙江富阳人,中国现代作家、革命烈士。曾留学日本。郁达夫是新文学团体“创造社”的发起人之一,在他进行文学创作的同时,还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抗日组织,先后在上海、武汉、福州等地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,其文学代表作有《沉沦》、《怀鲁迅》等。

自卢沟桥畔的炮火拉开了全民族抗战的历史大幕以来。中华民族从这一天起,全面凝聚起强大的民族精神,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,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。回望历史,中华民族在全民族抗战的伟大历史进程中,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:天下兴亡、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;视死如归、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;不畏强暴、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;百折不挠、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。这种强大的、坚不可摧的民族精神,在抗战中凝聚起来之后就再也没有动摇过,她成为指引中华民族走向一个又一个成功、一个又一个辉煌的鲜艳旗帜。正是靠的这种勇于牺牲、甘于奉献的精神,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屈,面对强敌而未亡。直到今天,她也无时无刻不在鼓舞着、激励着每一个中国人,为实现民族复兴伟大中国梦而奋进、前行、拼搏。

 

报送单位: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经济与信息管理系

文字:赵家鑫

摄影:单凯航

日期:2021年3月30

版权所有: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   地址:金华市环城南路99号  邮编:321013

备案号:浙ICP备12031395号-1 浙公网安备 33070302100009号